“清北学霸”与“草根玩家”,Web3 更认哪张入场券?
在一个强调去中心化、重实践、快节奏的加密世界里,学历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慕强,是人性;而学历,是这个社会写好的“强者剧本”里最直白、最醒目的台词。
我们早已习惯将高学历与聪明、可靠、潜力划上等号。藤校、清北、MIT、斯坦福——听上去就像某种“成功公式”的组成部分。但在加密行业,这套公式成立吗?
在一个强调去中心化、重实践、快节奏的加密世界里,学历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草根派与精英派的碰撞
在行业最初的蛮荒时代,真正能跑通模式、建立共识、把社区带起来的创业者,往往是一群热爱行业、敢于试错、愿意拉下脸皮、由信仰驱动的草根玩家。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拉用户、做增长、建社区、打口碑,推动加密行业从零到一,完成了最初的野蛮生长。
但随着行业格局不断演变,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加密市场正从“草莽阶段”向“制度化阶段”迈进,资本开始看重治理结构、合规能力和技术深度。在这样的趋势下,名校背景的创业者开始大规模涌入,并逐步在新一轮周期中崭露头角。
而正是这种草根派与精英派的碰撞,让“加密人才到底需不需要学历”这个问题,成为社区和市场中的热议话题。
顶级项目 ≠ 顶级名校?
XFounders 报告显示,据其 2024 年收到的数百份申请,融资超 100 万美元的加密初创项目里,有 19% 的创始人毕业于全球排名前 100 的大学,另有 16% 来自 QS 世界大学排名 101 至 500 的院校。
与此同时,据加密KOL 土澳大狮兄BroLeon 整理,回顾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项目(不包括稳定币),既有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北京大学等藤校与“北清”体系的高学历代表,如波场创始人孙宇晨、AVAX 创始人 Emin Gün Sirer;也不乏中途辍学直接投入行业的 CZ 与 Vitalik。此外,还有来自 UCSD、莫斯科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创始人身影,也有出自休斯顿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非传统名校的创业者。
图源:@BroLeonAus
曾在早期融资或宣传中高频出现“名校背景”的明星项目,如 Eigenlayer、LayerZero、Worldcoin、Celestia,以及由哈佛背景的 Jeff Yan 创建的 Hyperliquid、和清华姚班团队主导的 Conflux。从目前币价走势与市场关注度来看,它们的表现呈现明显分化,并未建立起“名校背景=成功项目”的统一共识。
社区视角:学历是“锦上添花”还是“无关紧要”?
Web3 世界学历与成功的关系存在争议。@WutalkWu 曾发帖指出:“CZ、Vitalik都是大学辍学,FTX全是常春藤最后老板坐牢,加密市场中学历和成功关系不大。”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交易员 Biupa-TZC。他分享道,自己本科就读于美国前 20 名的高校,研究生则在伦敦商学院深造,但在币圈中,学历并不是让他获得认可的关键。他认为:“交易和学历没有必然联系,大家关注的应该是我的交易和思考。”
CZ也分享了自己对学历的看法。他坦言,名校确实有很多能人,但其未必适应“屌丝气质”的加密行业。学历 ≠ 智商,智商 ≠ 成功。在他看来,当前的教育体系可能培养善于完成任务、擅长考试的人,这些特质未必适配创业者在“泥地里打滚”的现实。
学历,是加分项,但不是决定项。
Bitget 首席执行官 Gracy Chen 表示,这个行业不迷信学历,我们迷信能力。没学历,用github stars说话。有学历,用实际产出证明。最终赢家,都是能够把认知差转化为执行力的狠人。
Gracy 总结道:“名校背景能为 Web3 创业者在讲融资故事时加 20 分,提高 VC 的信任度 15 分,但对项目存活率来说,几乎是 0 分。”真正决定项目能否活下来的,是是否解决了真实、足够痛的市场需求。学历是一个杠杆,但绝不是免死金牌。
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表示,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知识不等于技能,也不等于思维方式,更不等于可以支撑你走过夸赞与诋毁的心力。大部分能力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精进中习得,而心性更难得,候选人身上是不是正直,是不是逻辑清晰,有没有韧性、是不是有成长型思维更重要。
在Web3的世界里,学历既不是门票,也不是枷锁——它只是众多叙事中的一个章节。你可以用它讲出更容易被资本市场记住的故事,也可能在履历之外,靠社区贡献、产品落地来证明自己。
所以,你认为加密领域学历重要吗?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霸权黄昏:从黄金复兴到加密崛起看美元体系的深层危机

Bitget 现货杠杆新增 ZORA/USDT!
比特币超越谷歌成为全球第五大资产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