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caster 大转型,a16z 们花 1.8 亿美元砸塌 Web3 社交
Chainfeeds 导读:
开放协议构不出用户规模,内容分发带不动交易,最终只能回到资产驱动这条唯一现实的路上。
文章来源: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57856
文章作者:
BlockBeats
观点:
BlockBeats:2024 年 2 月,社交代币 DEGEN 在 Warpcast 中名为 Degen 的频道中走红,成为 Farcaster 破圈的主要推动力。彼时 Farcaster 放开网络注册才仅四个月,每日活跃用户突破 3 万人。随着 $DEGEN 代币发酵、以及出现诸如 Higher 等同类受欢迎的频道代币,Farcaster 的日活最高触及 7 万人。Farcaster 团队意识到频道是一个能将人、注意力、流动性聚集在一起的载体,Farcaster 创始人 Dan 认为这是区别于推特等中心化社交媒体的重要差异,允许在更大的社交图谱中出现小社区。虽然只是 Warpcast 的一个功能,但计划完全去中心化,通过培养这些小型、集中的社区,频道可以增强用户参与度,创造更亲密的社交体验。团队从而确立了频道的核心开发定位,围绕其创造了许多概念,包括频道主的各种权益、频道所有权,还衍生出了以频道为运营核心的项目和客户端。Dan 甚至呼吁用户不要抢注频道名称,以便以后将其出售给品牌,因为曾闹出了播客节目 Bankless 和用户争抢频道名称的故事。 在一次播客中,Farcaster 联合创始人 Dan 分享了他对「用户」这一概念的最新理解:仅注册账号并进行轻度互动的用户,虽然在表层上增加了活跃度,但真正为网络带来价值的,是那些持有加密资产、并愿意进行链上交互的钱包用户。这种用户细化认知,直接影响了团队在钱包系统上的产品策略。2024 年 11 月底,Farcaster 开始探索在应用内集成可交易钱包,以促进链上交易。目标是通过提升链上交互频次,增强生态粘性与货币化潜力。事实上,每位 Warpcast 用户在注册时已默认创建一个「Farcaster 钱包」,它绑定用户身份、用于登录 Warpcast 和 Frames,但由于仅保存在手机本地,功能上仍偏向认证与签名,而非资金流动。相比之下,新上线的「Warpcast 钱包」则是一个可收发资产的钱包,用户可以在注册时自动生成,并通过该钱包进行代币充值、兑换、转账以及链上交互。 Clanker 是 Warpcast 上的一个代币发行 AI Agent,用户发帖并艾特 Clanker 就可以在 Uniswap 发布可交易代币,其官方代币 $CLANKER 在去年 11 月暴涨 20 倍,使 Base 以及 Warpcast 成为同 Solana 在 AI 概念赛道的竞争者。也因为 $CLANKER 的造富效应,Farcaster 的日活用户突破去年夏季以来的新高。与 DEGEN 命运不同,作为同样从 Warpcast 内跑出来的破圈标的,CLANKER 从一开始就受到团队及核心圈的关注与支持。不过,在这个过程中,Agent、DEX、C 端钱包等都从这场资产发行狂欢中获益,Warpcast 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上的回报。Clanker 的成功让团队意识到,如果想要让更多链上交互在 Farcaster 生态中发生,光靠开放协议和第三方集成是不够的,必须掌握一个原生的可交易钱包系统,于是 Warpcast Wallet 应运而生。
内容来源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实用性、波动性与持久性:穿透炒作迷雾的深层审视
人工智能(AI)赋能下的加密货币量化交易分析(上):从规则到智能的演进
前NBA巨星沙奎尔·奥尼尔与FTX达成和解,具体条款保密
DeFi的未来不在以太坊(ETH),而在比特币(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