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分钟蒸发 55 亿美元后暴涨 4 倍,「妖币」OM 为何突然大跌?
Chainfeeds 导读:
OM holder 一觉醒来天塌了。
文章来源: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57725
文章作者:
BlockBeats
观点:
BlockBeats:近期,社区及多个数据检测工具网站发布消息称 OM 大户地址提币并转入交易平台,还有传言称 OM 已经完成了几笔折扣 50% 或以上的场外交易,而当有大户开始砸盘,场外买家也会陷入恐慌抛售。3 月 25 日,据 TheDataNerd 监测,MANTRA 的投资机构 Laser DIgital 的地址向 Binance 存入 170 万枚 OM,价值 1149 万美元。去年该钱包积累总计 2700 万枚 OM,目前仍持有 675.6 万枚 OM,价值 4567 万美元。昨日,据 Arkham 监测,0xA8...A84f 地址从 Polygon 的 StakedOM 合约中取出了 77.6 万枚 OM,价值约 584 万美元。另据 Genç Trader 监测,钱包地址 0x9a…1a28 在 23 小时前向 OKX 转入了约 2000 万美元的 OM。从过往记录来看,这个地址一个月前刚从 Binance 提走了大约 4000 万美元的 OM,是之前拉高币价的鲸鱼之一。多位 OM 大户砸盘被认为是此次暴跌的直接原因,但在社区看来或许这一切早有预谋。 去年十一月,MANTRA 官宣其空投规则,表示将此前的「3 个月的悬崖期,随后是初始流动分配和 9 个月的线性解锁」更改为「将悬崖期缩短为 1 个月,接下来是 11 个月的线性解锁」引发社区强烈不满情绪。初期 MANTRA 通过高调预期管理激发用户参与热情,宣称将分发 5000 万枚 OM 代币,并承诺上线即解锁 20%,空投将在一个月内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MANTRA 接连修改空投规则,先是将「上线即解锁」改为「一个月后开始线性释放」,再进一步推迟为「10% 首期释放,其余归属期长达三年」。同时配合路线图、代币分配结构等多项机制变动,MANTRA 实质上通过不断拉长兑现周期,把社区流量沉淀为长期锁仓工具。当用户情绪出现反弹时,项目方又引入治理投票机制以「社区共识」形式转嫁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投票权集中于项目团队或关联方手中,结果可控性极强。最后,部分早期参与者还被排除在空投名单之外,项目方以「Sybil 攻击」为由冻结权益,却未披露详细依据。 根据 Mosi 的分析,OM 的真实流通量 = 9.8 亿枚(流通供应量)- 7.92 亿枚 OM(团队控制的部分)= 1.88 亿枚 OM。然而,这个数字可能也并不准确。团队仍然控制着相当一部分的 OM,他们利用这些代币对自己的空投进行女巫攻击,进一步榨取退出流动性,并继续控制流通量。他们部署了约 1 亿枚 OM 用于女巫攻击自己的空投,因此也需要从真实流通量中扣除这部分代币。最终,OM 的真实流通或许仅有 8800 万枚 OM,较低的真实流通量让操控 OM 的价格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能轻松清算任何做空仓位。交易者应该对做空 OM 感到恐惧,因为团队掌控着大部分流通量,可以随意拉高或砸盘价格。Mosi 认为,OM 背后可能涉及 Tritaurian Capital—— 这家公司从 @SOMA_finance 借贷了 150 万美元 —— 以及中东的一些基金和做市商。这些操作进一步压缩了真实流通量,使其计算变得更加困难。
内容来源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一边预计通胀上升,一边预计通胀下降,消费者和欧洲央行究竟谁对谁错?
欧元区消费者通胀预期接近一年高点之际,欧洲央行执委却给出震撼观点:特朗普政策将压低欧元区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