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加密世界的初心:技術、機制雙輪驅動與防禦新體系
作者:Brook
編譯:Elaine&Sissi & Leia, TEAO
加密世界的亂象與創新乏力,讓人不禁質疑:我們是否正在實質邁向理想的未來? 《協議革命與DigiLaw 工程》前言以系統化視角探討加密世界的本質、發展中的卡點以及未來建設的無限可能,為理解這個新星球的真實面目提供了重要思考。
如何實現加密世界的初心,維護好安全且道德的發展環境?儘管加密世界正在逐步向前邁進,但由於其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許多秩序仍在逐步建立中,新進者貿然闖入,往往很容易落得「人財兩空」的下場。當現有的基礎設施無法很好地支持加密世界實現去中心化的初心時,那麼我們是否能夠協同傳統監管機構和社區大眾設立一套機制,可以自發性監測並壓縮作惡空間,構築起加密世界的「免疫系統」,全方位淨化加密世界發展環境?同時,是否也可以讓身陷其中的普通人獲得全局視角,更好地看清加密世界發展的全貌?
科技與機制:雙輪驅動加密世界的未來
要實現加密世界的初心,打破現有困境,尤其是瓦解「作惡」的根源,必須依賴「技術」和「機制」雙輪驅動。
「We are no longer early to crypto.」Vitalik 曾表示,以太坊和Layer2 解決方案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費用降低、交易速度提升和安全性增強方面的進步,標誌著加密正在邁向更加成熟的階段。確實,自從比特幣誕生後的十多年裡,以coding 為主的技術Builder 們為加密世界的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技無疑是加密世界開拓「無盡未來」的核心引擎。
然而,「We are early to crypto being usable」。為什麼加密遲遲未能實現大規模採用?除了友善性和易用性仍需改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在「面向DigiLaw 生態系統的機制設計與演進」的研究和應用上遠遠落後於加密技術的發展。科技新開闢的廣闊疆域上究竟會長出「鮮花」還是結下「惡果」,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精妙的機制來有效引導與規範。而目前加密世界的種種亂像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機制設計仍不夠精妙完善,為作惡留下了大量的可乘之機,這無疑是加密普及和採用的一大關鍵障礙。
要盡快邁向下一個十億用戶,我們亟需提升DigiLaw 生態系統的整體道德與安全水準。然而,這並非易事。
DigiLaw 生態系:全新「物種」
「DigiLaw 生態系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物種」。 DigiLaw,作為一組完成特定目標的規則集合體,能夠使參與者在這些規則的框架內協作或博弈,從而構建出一個開放且動態自進化的複雜系統( 本書稱之為“DigiLaw 生態系統” )。與晶片、飛機、橋樑等「死」( Mechanistic ) 的複雜工程系統不同,DigiLaw 生態系統更接近自然生態系統、全球氣候、免疫系統等「活」 (Adaptive) 的複雜自適應系統,它不光包含微觀層面的交互,也包含從微觀到宏觀的湧現。
需要說明的是,「Mechanistic」 和「Adaptive」並非截然對立的兩種狀態,它們處於同一光譜的兩端。整體上,加密協議生態系統更偏向「Adaptive」 狀態,但目前的機制研究尚不足以支援一個「Completely Adaptive」系統的建置與永續運作。
這類「活系統」的設計與演進是全新的世界級的挑戰。光是代幣經濟的設計就涉及逆向博弈、激勵相容等諾獎級難題,更何況這類問題的解決應該上升到代幣設計、DigiLaw 設計,乃至整個DigiLaw 生態系統的設計上來( 關係如上圖)。從某些維度上講,其難度不亞於先進的晶片設計、火箭和飛機設計、汽車設計、摩天大樓的設計等,所以不能只依賴誕生於這類「死」系統的「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MBSE)」方法,需要進一步升級至適用於存在湧現現象的活系統的「Agent-Based System Engineering(ABSE)」方法,來對DigiLaw 生態系統全生命週期各個層次的行為進行理解、設計與建模仿真。
此外,「活系統」不僅是設計上的難題,其演進也面臨巨大挑戰。如何實現人工治理最小化?是否能建構出一套完善的自我調節體系,可以根據外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運作狀況進行動態的參數和機制調整?甚至未來是否能藉助強大的AI 來實現「活」系統的自適應?
DigiLaw 工程師:新型人才的崛起
從以太坊、AAVE、Compound 等成功穿越牛熊週期的協議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協議的一大共性是都在機制設計與演進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與技術安全審計一樣,如何判斷一個專案是否值得信任,除了看它在技術層面是否做了合規的程式碼安全審計外,我們還要關注是否有DigiLaw 工程師參與設計和不斷優化其生態系統的機制結構與參數調整。如果有,這至少能證明專案方在道德和永續性方面足夠重視,尊重每一位參與者的財產安全,並從生態系統運作的規律出發,精心設計其機制。
( 註:TokenEngineering 領域常將這類人才成為「代幣工程師」,這個詞確實特色、新穎且指向性明確。我也一直在「代幣工程師」和「DigiLaw 工程師」之間搖擺。但是舉例來講,AAVE、Compound 等協議作為一個高度自動化的生態系統,其經濟機制的參數運維(如核心借貸業務中質押率、清算比例等關鍵參數的調整)等高度影響著整個加密協議生態系統的安全性與效能。的叫法會讓人產生誤解,誤以為這類人才的角色僅僅聚焦在「代幣」上。的透明且不可篡改的法則。
然而,現如今加密世界對DigiLaw 工程師的重視遠遠不夠。儘管TokenEngineeringCommons 等組織一直在持續推動代幣工程領域的發展,且已取得顯著的成果。但相對來講,「TokenEngineering」這個理念和方法仍未大規模普及和應用。許多專案方、投資人等仍停留在「Tokenomics」層面,甚至對「TokenEngineering」 知之甚少。這某種程度上反映出,「We are still VERY early」in DigiLaw 生態系統機制設計與演進的研究上,不光錶現在理論與實務的缺失,更表現在專業人才的缺失。
加密世界想要進一步突破安全與效能上的卡點,還需進一步挖掘DigiLaw 工程師的潛力和價值。
技術是未知領域的拓荒者,機制是廣大疆土的守護者。沒有二者的協同驅動,我們很難打造出平衡、健壯且反脆弱的DigiLaw 生態系統。終極的理想狀態是,在沒有任何人為幹預的情況下,「技術」和「機制」的發展足以支撐起DigiLaw 生態系統的內生性的自我安全防禦與自動效能優化。
然而,技術的迭代發展和DigiLaw 工程師人才的培養並不是一蹴可幾的。當雙輪還無法完全支撐起加密世界的初心時,我們還需要「外源性人工防禦」的協同發力,共同守護加密世界的道德與安全。
防禦新體系:以科技與機制共建加密世界的道德與安全
加密世界亟需建立一套對抗風險的「防禦新體系」。在很大機率上,加密世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都將處於「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混合狀態。這裡的「混合」有兩層意義:一是DigiLaw 自身的「去中心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二是DigiLaw 所在的端到端全環節的「去中心化」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儘管有些DeFi 協定本身高度去中心化,但在實現過程中仍需依賴中心化的基礎設施服務,同時搭建在協定之上的app 也可能是中心化的。
在這樣的混合系統中,防禦體係也應是可組合的。最終的理想狀態是-- 社區大眾自下而上地完成「去中心化」部分的自監管(self-governance),傳統機構自上而下完成「中心化」部分的監管(regulation)。目前,政府等傳統機構的監管正在加速推進,這屬於外部人工防禦。雖然這種監管確實能壓縮某些作惡空間,但有可能會限制「去中心化」的發展。而藉助技術與工具,建構以社群大眾為基礎的DigiLaw 自我監管體系,可以由內而外、自下而上地抑制「惡」與系統性風險的誕生,這內部人工防禦機制可以更靈活地解決加密世界面臨的「作惡」難題,同時也與加密世界透過去中心化手段實現初心的路徑是一致的。
結論:技術、機制與防衛體系的協同驅動
所以,想要實現加密世界的初心,建立起安全且道德的數位自然環境,在現階段看來,至少需要技術和機制的雙輪協同驅動,外加可組合的防禦新體系,這三者不一定是詳盡的,但卻是加密世界發展突破瓶頸的關鍵。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富蘭克林鄧普頓將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擴展至以太坊
富蘭克林鄧普頓已將其FOBXX代幣化政府證券基金擴展至以太坊,進一步在Aptos和Stellar等網絡上多元化其區塊鏈存在。根據Dune Analytics的數據,代幣化政府證券的總管理資產達到23.29億美元,其中富蘭克林鄧普頓的FOBXX和貝萊德的BUIDL基金領先市場份額。
Coinbase重返美國Apple App Store前十名,在特朗普推動的加密貨幣漲勢中登上財經類第一名
簡報 Coinbase 已經重新躍升至美國 Apple App Store 的前十名,從美國大選前一天的第 435 名躍升。去中心化預測平台 Polymarket 目前顯示,該加密貨幣交易所週五進入前十名的機率為 87%。
獲得Founders Fund支持的Caldera收購Hook以構建以太坊Rollup基礎設施
Caldera在最近完成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後,以未公開的金額收購了Hook。Caldera和Hook將合作建立Metalayer,一個以太坊rollup基礎設施平台。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根斯勒敦促加密貨幣遵守規則,因為領先機構的時間可能接近結束
簡要介紹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根斯勒的評論是在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週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後發表的。根斯勒還在週四對在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工作發表了一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