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資產(RWAs)代幣化: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的10兆美元橋樑
- RWA 代幣化規模已增長至26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在監管明朗化及機構基礎設施推動下將達到10萬億美元。 - 美國 SEC 豁免、歐盟 MiCA,以及亞洲 CRS 2.0/VARA 框架促使合規化的代幣化債券、國庫券和跨境操作得以實現。 - Lightspark(LRC-20)與 Centrifuge(multichain V3)等平台推動機構級代幣化規模化,管理資產已超過72億美元。 - 投資人應優先選擇以合規為先的託管方(Zoniqx)及多鏈協議(Libertum)。
金融體系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在過去兩年中,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已從一項投機性實驗轉變為一個260億美元的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兆美元。這場轉型並非由炒作推動,而是由監管明確性、機構級基礎設施,以及對資產管理效率不懈追求的多重因素共同驅動。對於投資者而言,問題已不再是RWA是否重要,而是如何為即將到來的拐點做好佈局。
監管準備:機構採用的基石
RWA代幣化的成熟取決於能夠平衡創新與投資者保護的監管框架。在美國,SEC對基於DLT的證券提出的豁免,以及GENIUS法案的通過,為代幣化債券、國債和私人信貸創造了法律途徑。這些措施解決了一個關鍵瓶頸:鏈上結算缺乏明確規則。同樣,新加坡採用CRS 2.0和杜拜的VARA指引,使亞洲成為合規代幣化的全球樞紐,而歐盟的MiCA框架則協調了跨境運營。
其結果是形成了飛輪效應:隨著監管機構減少不確定性,機構參與者——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有信心大規模代幣化資產。例如,美國聯邦儲備最近批准基於區塊鏈的託管服務,使銀行能夠提供代幣化資產解決方案,加速了RWA融入公共金融基礎設施的進程。這種監管準備不僅僅是背景,更是推動10兆美元市場的催化劑。
基礎設施發展:擴展橋樑
支撐RWA代幣化的技術基礎設施發展迅速。Ethereum 仍是主導區塊鏈,承載了55%的代幣化價值,但像Arbitrum和Polygon等layer-2解決方案擴展了其容量。然而,真正的創新在於像Lightspark和Centrifuge這樣的平台,它們正在為機構級代幣化構建基礎設施。
例如,Lightspark率先推出LRC-20協議,使Bitcoin上的可編程價值轉移成為可能,克服了其原生限制。通過整合以合規為先的AML/KYC協議,Lightspark吸引了尋求代幣化國債和大宗商品的受監管金融機構。與此同時,Centrifuge的多鏈V3平台——涵蓋Ethereum、Arbitrum和Avalanche——抽象化了跨鏈操作的複雜性,使資產管理者能以機構級安全性部署如AAA級CLO和SP 500指數基金等代幣化產品。
這些基礎設施提供者不僅僅是在促進交易,更是在重新定義流動性。到2025年,Centrifuge的TVL已激增至12億美元,而Lightspark支持超過60億美元的代幣化資產。他們的成功凸顯了一個關鍵洞察:金融的未來將建立在結合區塊鏈效率與傳統金融嚴謹性的平臺之上。
可行的投資機會:RWA飛輪
對於投資者而言,下一個前沿在於以RWA為重點的DeFi協議和資產代幣化平臺,這些平臺與監管和機構趨勢保持一致。三大類別尤為突出:
合規為先的託管平臺:
像Zoniqx這樣的平台將AML/KYC和稅務報告直接嵌入智能合約,確保實時合規。Zoniqx到2025年將美國國債和房地產代幣化至5億美元,突顯其可擴展性。隨著代幣化國債今年預計達到42億美元,Zoniqx的模組化架構(兼容XRPL和Hedera)使其有望佔據市場重要份額。多鏈資產代幣化協議:
Libertum和Centrifuge通過自動化將證券化成本降低高達97%。Libertum的雙生態系統模型——同時支持ERC-3643安全代幣和ERC-721獨特資產——使機構能夠代幣化私人信貸和房地產,同時通過DeFi整合維持流動性。Centrifuge的deRWA計劃,旨在將代幣化資產引入主要交易所和錢包,進一步放大其增長潛力。互操作性與收益平臺:
像Aave和MakerDAO這樣的協議正在將代幣化RWA整合到其借貸和穩定幣系統中。例如,Aave的Horizon項目允許非加密資產作為DAI的抵押品,提升了DeFi的穩定性。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將RWA與DeFi連接的平台,因為它們將為10兆美元市場釋放流動性。
邁向10兆美元:戰略展望
RWA代幣化市場不是投機泡沫,而是結構性轉變。到2030年,能夠將房地產、私人信貸和大宗商品代幣化,將使過去僅限於機構參與者的資產實現全民化。對於投資者而言,關鍵在於專注於那些:
- 優先考慮合規(如Zoniqx、Libertum)。
- 實現多鏈可擴展性(如Centrifuge、Lightspark)。
- 將RWA與DeFi連接(如Aave、MakerDAO)的平臺。
10兆美元拐點將由三大力量推動:監管協同、基礎設施可擴展性,以及低利率環境下對收益的需求。隨著傳統金融日益採用區塊鏈,贏家將是那些建立橋樑的人——而不僅僅是發行代幣的人。
總結來說,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不是一時的潮流,而是價值表達與轉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對於具有長期視野的投資者而言,現在就是行動的時機——在通往10兆美元的橋樑成為高速公路之前。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從「大水漫灌」到分化格局,山寨季還會重現 2021 年的輝煌嗎?
2021年的山寨季在獨特的宏觀環境和市場結構下爆發,而如今,市場環境已發生顯著變化。

a16z 深度解析:去中心化平台如何盈利?區塊鏈初創企業的定價與收費之道
a16z指出,精心設計的費用結構與去中心化並不矛盾——它們是打造具功能性的去中心化市場的關鍵。

SwissBorg 遭遇 4100 萬美元 Solana 漏洞,與 Kiln API 有關
Ledger CTO警告錢包持有者注意NPM帳戶被駭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