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BOT理財跟單
對話 BitGo CEO :從監管博弈到市場重構,加密行業的下一步在哪?

對話 BitGo CEO :從監管博弈到市場重構,加密行業的下一步在哪?

ChaincatcherChaincatcher2025/04/22 19:22
作者:ChainCatcher 精選

加密行業迎來政策拐點,BitGo CEO 直言監管、托管與穩定幣是未來三大核心戰場

來源: ++This Is Bitcoin's Turning Point: Custody, Stablecoins \& The New Crypto Rules l Mike Belshe++

整理 \& 編譯:Daisy,ChainCatcher

編者按:

在美國,有超過 5000 萬人持有數位資產,而關於如何監管這些資產的爭論仍在繼續。隨著政治風向的轉變,加密行業迎來了新的立法機遇。BitGo 首席執行官 Mike Belshe 堅信,這正是行業推動合理監管、建立穩定市場結構的關鍵時刻。

在本次專訪中,Mike 與主持人 Scott Melker 深入探討了 SAB 121 的廢除意義、穩定幣監管、金融犯罪打擊、自托管錢包的地位,以及未來市場結構的構建。他呼籲政府採取明確、合理且開放的監管策略,為加密行業構建真正的長期信任機制。

SAB 121 的廢除與加密監管的政治契機

Scott: ++SAB 121++ 的廢除使傳統金融機構得以參與加密資產的托管和交易。你如何看待這一變化?這是否意味著對行業而言是一個積極信號?

Mike:絕對是。現在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有可能推動合理監管和立法的政治環境。

SAB 121 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合規程序,它既沒有經過國會審議,也沒有進行充分公開討論。它限制了很多新機構參與加密托管服務。雖然國會兩院都通過了廢除它的法案,最終還是被總統否決了,但整個行業的回應很強烈。

事實上,這一壓制反而促使我們更積極地參與政治。大家意識到,要獲得合理監管,我們必須主動參與政策制定。這是個轉折點,也是一種動員。

我們希望所有政策制定者能加入對話。如果他們對行業存在顧慮,我們也願意協助解決。我們不是對抗監管,我們是想參與建設一個更成熟的制度。

關於金融犯罪與監管錯位

Scott:你說問題不全在監管,而在政府應對金融犯罪的方式,能具體講講嗎?

Mike: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執法體系太依賴金融系統本身作為"探測器"。本質上,是在通過銀行系統間接查找犯罪,而不是直接處理犯罪本身。

拿芬太尼問題舉例,真正的解決方式是加強街頭執法,對販毒者嚴格執法,而不是來問我們這些加密公司在做什麼。

有一次,一個監管者問我:"你們怎麼防止芬太尼資金流動?"我說,這不是我們的職責。你們不該讓金融系統承擔起刑事執法的角色。更荒謬的是,當我建議監管機構統一收集信息、集中調查時,他們說:"那樣會侵犯隱私。"可現實是,他們卻把這項工作外包給銀行和加密公司,導致信息碎片化,執法效果更差。

這種做法效率低、效果差,而且也不公平。

加密是否真的是犯罪溫床?

Scott:你怎麼看外界指責加密貨幣助長犯罪?畢竟非法交易主要靠現金。

Mike:完全正確。真正的犯罪分子早就不願意再用比特幣了,因為比特幣交易是可追蹤的,反而容易暴露。

數據顯示,99%的非法金融活動仍通過美元現金完成。我們應該摒棄加密等於犯罪的錯誤觀念。越來越多的監管機構也逐漸接受這一事實。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洗錢和詐騙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這說明問題出在體系本身,而不是加密資產。

現在的監管邏輯是監控所有人,包括好人和壞人,然後試圖從中找出嫌疑人。這種方式距離犯罪行為太遠,根本沒有效率。

自托管錢包與監管邊界:政策保護的必要性

Scott:考慮到未來政治局勢可能變化,你認為有必要通過立法方式保障自托管權利嗎?

Mike:我完全同意需要法律保護。我大約一個月前代表 BitGo 參加了白宮加密峰會,現場有約三十位行業代表。當大家輪流發言時,有三分之二的人表達了相同訴求:感謝政府開始重視這個行業,感謝政府的行政命令,但我們更需要將這些承諾變成法律。

本届政府的行動確實非常迅速,政策執行節奏令人驚訝。他們明白時間緊迫,中期選舉臨近,政治環境可能轉變,所以他們抓緊時間推進相關改革。一旦美國建立起明確的自托管保護機制,其他國家也會跟進,這將為全球加密行業奠定長遠基礎。

Scott:你曾提到度假時也在處理業務和政治事務。政治參與已經成了你日常工作的部分嗎?

Mike:沒錯。過去我們常說商業不應涉及政治,擔心會疏遠一部分人。但加密行業不同。如今我們面臨的是實實在在的政策變革,涉及穩定幣、市場結構、儲備透明度等根本性議題。

我們和監管者之間保持持續溝通,他們也願意傾聽。對我來說,這並不是從商人變政客,而是盡我們所能確保好政策能夠被正確理解和採納。

穩定幣監管爭議與傳統銀行的博弈

Scott:穩定幣是否應具備利息功能,還是監管因 Luna 事件過度反應?

Mike:確實存在恐懼,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傳統金融利益的干預。以歐洲的 MiCA 法規為例,它要求穩定幣必須將大部分儲備存入銀行,而不能直接投資國債。表面上看是為了監管安全,實際上是銀行在保護自己的地盤。

在美國,也有類似趨勢。有參議員告訴我,有銀行 CEO 提議,穩定幣不應該購買國債,只能保留現金。但實際上,國債與現金幾乎是等價的------這顯然只是試圖將資金重新鎖回銀行系統。當然,穩定幣返息確實帶來新問題,也需要監管。但這種機制不是不能解決,我們可以參考 1970 年代貨幣市場基金的發展歷程。

Scott:你認為穩定幣返息的真正風險在技術,還是在監管?

Mike: 如果我們討論的是 1:1 資產支持的穩定幣,而不是算法穩定幣,那麼核心問題就是透明度與審計。

技術方面,確實還存在若干風險:

  •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仍是新興技術;
  • 私鑰管理尚不成熟,易因人為失誤或詐騙而失控;
  • 目前穩定幣不受 FDIC 保險保障。

此外,有人擔心會出現穩定幣版的銀行擠兌。但我認為這是誇大其詞。過去 Tether 在面對大量贖回時,仍能快速兌現,從未擠兌失敗。我們不能因監管落後而阻礙技術進步。反而應通過合理立法引導穩定幣行業向更加透明、安全的方向發展。

Scott:Tether 曾一天內兌付 70 億美元,連大銀行都難做到。

Mike:Tether 做得很好。它曾經被質疑,但它逐漸建立了信任。很多人問:為什麼不找德勤審計? 實際上是審計機構不願意冒風險。

現在的大型審計機構不願碰加密項目,是因為他們害怕被追責。過去安達信因為安然案(安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倒閉,這讓整個行業都變得謹慎。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讓審計公司有信心參與。

我認為 Tether 現在已經有足夠規模和透明度,完成審計只是時間問題。

監管俘獲:政策是競爭工具,還是行業護欄?

Scott:美國穩定幣發行商正借政策手段排擠 Tether 等海外競爭者,這已超出正常商業競爭。

Mike:這正是監管俘獲(regulatory capture)的典型表現。

監管的本意是保護市場與消費者安全,但現實中,行業巨頭往往會遊說政府,使監管變成一套"定制規則",幫助他們排除競爭者。比如現在某些立法草案中,明確要求只有美國公司、持有美國國債,才能發行合規穩定幣。

我們 BitGo 本身是美國公司,從商業角度說,這樣的規則對我們反而有利。但我並不支持這種做法。開放的市場、國際化的競爭,才是行業長期發展的基礎。

Scott:海外公司也能通過與美銀合作合規運作,沒必要封鎖市場。

Mike:完全同意。另一個案例是,有銀行希望通過立法規定:穩定幣的清算必須經過銀行系統,不能直接使用區塊鏈網絡。

聽起來像是為了"安全",實際上是為了重新掌控資金流動。但區塊鏈上的穩定幣使用國債作為儲備,本身比銀行貸款結構還更安全。更何況,它們還擁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快的清算速度。

Scott:監管俘獲也出現在市場結構法案中,你怎麼看這種博弈?

Mike:"市場結構"法案是一個正在推進的重要議題,但我擔心它會變成利益集團定規則的工具。這項法案本應明確三件事:合規、投資者保護、以及基礎市場結構。但很多行業參與者開始利用這次立法機會,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有利規則,排斥他人。我們不能允許這種立法方式。如果監管成為工具,而不是護欄,那結果一定是壟斷和創新停滯。

重塑市場結構:托管與交易必須分離

Scott:你常說交易所不該托管用戶資產,這在加密行業為何重要?

Mike:這關係到系統性風險。

在傳統金融體系中,證券交易所(如紐交所、納斯達克)只負責撮合交易 ,而資產由托管銀行管理 ,清算則由清算所完成。職責分工清晰,有助於防止單點故障或道德風險。而在加密行業,許多交易所包辦一切:既托管資產,又撮合交易,還負責清算和做市。這種結構本質上是把所有風險集中到一個機構

如果這個機構出現問題,比如 FTX,那整個系統就會坍塌。過去的多起連鎖暴雷事件(FTX、Celsius、Voyager 等)都是因為結構設計缺陷。

Scott:也就是說,托管與交易分離應是監管改革重點。

Mike:對。尤其是在數位資產領域,托管責任更重。一旦用戶私鑰被盜或丟失,是無法追回的。而傳統金融資產,至少可以通過法院命令或重發股票來補救。

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平台因為過度槓桿、混淆賬戶、托管不清而最終崩盤。如果想要建立一個穩健、可持續的加密金融系統,托管分離就是首要任務。

資產上鏈與現實落地的差距

Scott:現實資產上鏈(RWA)很熱,你怎麼看?BitGo 有相關佈局嗎?

Mike:這是加密行業下一階段的重要方向,但落地沒有想像中簡單。

區塊鏈技術當然有很多優勢,但不能把它當成萬能鑰匙。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把傳統金融資產搬到鏈上,就能自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別忘了,傳統金融市場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它承擔了巨大的資本流動和全球流通的合規需求。

以美國資本市場為例,券商賺的也許只是幾美分,但它日交易量極高,系統穩定、風險可控。這不是簡單一段智能合約就能取代的。我們在 BitGo 也看到了 RWA 的潛力,因此收購了一家叫 Brassica 的公司。它具備發行、托管、轉讓代理等完整功能,能構建一個合規的鏈上資產平台。

未來誰會主導這個賽道?傳統金融擁有分銷渠道優勢,但科技公司有速度和技術優勢。最終的勝出者,可能是能在兩者之間找到融合路徑的人。

但不論最終由誰主導,這場變革的受益者都會是投資者和用戶。

監管環境日趨成熟

Scott:你覺得監管比過去成熟了嗎?清晰規則快來了嗎?

Mike:正在往那個方向走。我們現在至少看到三個積極信號:

  • 監管機構願意聽取行業聲音,而不是直接打压;
  • 執法焦點回歸欺詐和信息披露,不再是籠統打擊;
  • 立法者開始理解技術本質,而不再簡單將其等同於犯罪工具。

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尤其是在槓桿交易和衍生品領域。如果監管滯後,下一輪牛市很可能再爆一輪雷。我們現在有機會做得更好,也有責任把這次機會牢牢把握住。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SocialFi 協議 Fantasy.top 推出基於 X 的積分系統 Clout

快速回顧由 Dragonfly 支持的 Fantasy 推出了其 Clout 系統,以資本化社交互動。該團隊此前完成了一輪 425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並於去年 12 月推出其協議的 V2 版本。

The Block2025/04/22 21:01
SocialFi 協議 Fantasy.top 推出基於 X 的積分系統 Clout

吳忌寒的Matrix Finance提供2億美元信貸給吳忌寒的比特鹿比特幣挖礦業務

快速摘要:Tether支持的比特鹿技術公司本月稍早與Matrix Finance開通了2億美元的信貸,此交易中似乎已提取超過4000萬美元。比特鹿當日上漲22.88%,Matrixport與比特鹿皆由前比特大陸CEO吳忌寒創立。

The Block2025/04/22 21:01
吳忌寒的Matrix Finance提供2億美元信貸給吳忌寒的比特鹿比特幣挖礦業務

注意力經濟崛起:MEME 幣催化加密行業進入"留量厮殺"新週期

Meme Coin 沒有"毀掉"這個周期,而是作為市場催化劑加速了行業成熟。

Chaincatcher2025/04/22 19:22

Janover 完成重塑,前 Kraken 高管加倍押注 Solana 庫存策略

快速消息 DeF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前身為 Janover)已額外購買了 88,164 顆 SOL 代幣,其總持有價值約 3,440 萬美元。該公司於本月初被前 Kraken 高管收購,並開始了一項積極的 Solana 策略,涉及建立代幣庫藏和網絡抵押。

The Block2025/04/22 18:56
Janover 完成重塑,前 Kraken 高管加倍押注 Solana 庫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