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鴻溝|Web3 如何從極客文化走向大眾共鳴
Web3真正破圈並不是依靠“教育用戶”,而是通過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贏得大眾的自然使用
時間 :2025年4月7日
活動名稱 :HK Web3 Festival
主持人 :杜宇,萬向區塊鏈執行董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
嘉賓 :何一,幣安聯合創始人
4月7日,在剛剛落幕的香港Web3 Festival上,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通過線上連線形式,參與了以「跨越鴻溝|Web3 如何從極客文化走向大眾共鳴」為主題的爐邊對談,與萬向區塊鏈執行董事杜宇展開深入交流。
在對談中,何一分享了她對Web3發展的長期觀察,從區塊鏈概念初興到如今的技術普及,她認為技術定義不應成為束縛,關鍵在於是否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同時她也指出,Web3真正破圈並不是依靠"教育用戶",而是通過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贏得大眾的自然使用。
除了行業觀察,何一也談到了創業者的初心與責任,強調持續創造真實價值、長期回饋社區的重要性。
以下為完整對談實錄整理:
開場
杜宇 :
歡迎來到圓桌對話環節,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姐"。在正式開始前,一姐,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何一 :
大家好,首先感謝杜總的邀請。我是大家熟悉的"幣安首席客服"。一直以來,幣安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社區用戶和業界夥伴們的支持,包括杜總、肖風總等。也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能用中文與大家現場交流。
雖然我今天沒能親臨現場,但已經感受到香港的熱情氛圍了,謝謝大家!
關於Web3的演變與理解
杜宇 :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跨越鴻溝:Web3如何從極客文化走向大眾共鳴"。你2013年就進入了這個行業,我也剛好十年。這十年間,我們經歷了"區塊鏈"到"Web3"的話語演變,有人會疑惑這是不是換了個說法。
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如何看待"Web3"這個概念?在你十多年的行業經歷中,對"區塊鏈"或"Web3"的理解是否發生過變化?你曾說"希望幣安成為Web3的Google",那幣安在Web3中扮演的核心服務角色,究竟是金融服務還是更廣泛的應用平台?
何一 :
我自己其實並不喜歡被過度定義。很多時候我們定義一個新概念,是為了在更長的歷史維度上找定位。
從人類社會來看,我們經歷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再到現在的信息時代。每個時代的核心資源不同:農耕時代是土地,工業時代是機器和組織管理,信息時代則是數據和連接。但我們現在依然在尋找"信息時代"的核心生產資料。
在這種背景下,Web1.0是信息傳遞,Web2.0是人與人的連接,Web3則可能是我們試圖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新的信任機制和組織方式。但這些定義並不絕對,和"元宇宙""RWA"等熱詞一樣,總是在不斷演化。
幣安一直堅持的Slogan是"Exchange the World",我們搭建的是一個平台,讓人們可以交易、支付、聊天,甚至拉群交朋友。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站在哪個技術階段做什麼,而是是否為用戶提供了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就像喬布斯說過的,技術本質是服務用戶的工具,不能解決用戶需求的技術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希望用區塊鏈技術,不只是做交易,而是構建生態基礎設施,比如BNB Chain,幫助更多創業者探索可能性。
Web3 如何實現大眾化
杜宇 :
是的,技術最終還是要服務用戶。那我們來談談大眾共鳴的問題。我看到一組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球擁有加密資產的人數約為6.59億人,其中只有2億是真正擁有Web3錢包的用戶。相較於整個互聯網用戶,這比例其實很小。
幣安目前有約2.7億註冊用戶,你也曾多次提到"吸引下一個十億用戶"的願景。那你覺得,目前Web3走向大眾的過程中,主要阻礙是什麼?幣安和其生態系統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何一 :
首先我不太贊同"教育用戶"的說法。我本身是學教育的,也很討厭被"教育"。用戶真正接受某項技術,是因為它能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
比如拼多多,無論是80歲的老太太"砍一刀",還是60歲的果農在上面賣蘋果,他們不是被教育出來的,而是因為這個產品對他們有用。同樣地,區塊鏈產品也必須有"真實價值"。
舉個例子,我們在迪拜舉辦BBW時,一位肯尼亞的小哥分享他會用幣安把工資匯回家,成本低、速度快。這就是"用得上"的真實體驗,根本不需要他去理解什麼叫區塊鏈。
很多人把"交易所"和"錢包"割裂開來看,其實並不必要。對我而言,我不炒幣,交易所賬號就是我的錢包。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邊界並不泾渭分明,關鍵在於是否解決了用戶的某個具體需求。
公眾印象與監管趨勢
杜宇 :
的確,技術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核心。但公眾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仍然偏向負面,部分因為媒體關注價格波動,部分因為一些行業亂象。同時,各國也在逐步加強監管。你覺得幣安作為行業領導者,應如何建立積極正面的行業形象?如何"引導"公眾更好地理解這個領域?
何一 :
公眾的誤解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人性本能追求秩序和安全,所以每一項新技術誕生之初都會被質疑。
工業革命時,修鐵路都要被拿著大刀的人阻攔;互聯網剛興起時,我們上網都得偷偷摸摸。回到現在,Web3也是一樣。
中本聰最初的設想確實是"反傳統",所以早期參與者很多是理想主義者。但我認為,今天的關鍵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那個"甜蜜點"。Web3的技術確實帶來了效率提升,幫助我們構建更高效、更優雅的金融系統。
監管的逐步介入也是好事,它代表傳統體系開始承認Web3的價值。我們需要做的,是持續發出積極的聲音,讓公眾看到真實的技術應用和價值。
AI 與 Web3 的融合想像
杜宇 :
說到新技術,我想補充個話題------AI。這兩年從ChatGPT到DeepSeek,AI正在影響各行各業。你之前也在採訪中提到看好AI賽道。那你如何看待AI對Web3的影響?所謂的"AI Native"加上"Crypto Native",你覺得兩者結合會帶來哪些新機遇?
何一 :
我認為AI是"生產力的革命",而區塊鏈是"勞動關係的變革"。
幣安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當年只融了1500萬美元,但今天回饋了無數Token持有者。技術帶來了新的生產關係,一旦你能結合有效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就會產生巨大變革。
那進一步問題就是:你要用AI或區塊鏈技術解決什麼問題?誰是你的用戶?他們是否願意為此付費?這些是創業中最關鍵的事。
很多Web3項目,初衷很好,但不賺錢。賺不到錢,用戶就會罵你"割韭菜"。我不是那種很Web3"原教旨"的人,我就是一個很傳統的生意人邏輯:產品好、有商業模式、社區能持續發展。
如果你真心想幫助用戶,就需要考慮長期性和責任感。Web3創業不是"割一波"就走的模式。每一個代幣的發行,其實都是一份責任。
對華人創業者的建議
杜宇 :
我們也祝賀幣安剛獲得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GX的20億美元投資,這也是近年來華人創業者獲得的最大規模投資之一。很多人都說Web3缺應用,而華人其實在應用開發上特別有優勢。你能不能簡短地給華人創業者一些建議?
何一 :
我習慣把問題放在一個組織框架裡去看。
我們這代人受益於中國強大的基礎教育,也擁有極高的勤奮和韌性。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但我想提醒大家,別被世界的"割裂"嚇倒。你要做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在最悲觀的土壤中,開出最樂觀的花。
成功不在於你是否一帆風順,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堅持,是否願意為社區回饋。當你擁有了成功,更要"不忘草木青",不要忘了是社區支持你走到了今天。
杜宇 :
謝謝一姐精彩的分享!今天時間有限,意猶未盡,也期待我們下次能線下見面,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謝謝一姐,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關稅紛擾助推Coinbase International的BTC永續合約週交易量達1000億美元
快速概述 Coinbase International的百慕大許可衍生品交易所上週處理了接近1000億美元的比特幣永續期貨交易量。以下是 The Block 的數據與洞察通訊的摘錄。

Janover 加碼類似 Strategy 風格的 Solana 投資,增持價值1,050萬美元的SOL並與 Kraken 建立質押合作
快訊 Janover 在前 Kraken 高管團隊收購公司大多數股權後,根據其新採用的數字資產庫存策略,再次購買了80,567個SOL,約價值1,050萬美元。Janover 的持有總量目前達到163,651.7個SOL,價值2,120萬美元(包括質押獎勵)。該公司還宣布 Kraken 計劃將其現有和未來部分 Solana 質押委派給 Janover 運營的驗證器。

Coinbase Institutional 警告存在多個跡象顯示「加密寒冬」即將來臨
快速概覽根據Coinbase Institutional,新一輪「加密寒冬」可能正在進行中,總加密市場市值不包括比特幣回到了2022年的水平,風險投資資金大幅下降,大多數資產低於其關鍵的200日移動平均線。然而,研究部主管 David Duong 表示,加密貨幣價格可能在第二季中後期找到支撐,第三季度情況會有所改善。

加密市場在英偉達的55億美元減值和特朗普對中國加徵245%關稅的影響下顫抖
快速回顧 由於美中緊張局勢,英偉達披露可能的營收下降,科技股和股票期貨在週三滑落。比特幣、以太幣和山寨幣受此消息影響回撤,白宮對中國徵收新關稅令修正加深。黃金創下新高,顯示出避險資金流動和全球風險化解。

热门新闻
更多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