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OTC 難生存!金管會 6月底前送案專法,無照幣商恐面臨最高七年刑責、兩千萬罰金

金管會與台灣 VASP 業者 (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琢磨已久的 VASP 專法草案即將在 2025 年 6 月底送至行政院,未來虛擬資產業者將正式走向「特許制」。在當前的登記制階段,已讓許多幣商打退堂鼓,據傳專法擬定,將更進一步打擊未受監管的交易活動,未經核准經營的業者面臨刑責,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不過,該專法仍在草案階段,未來再修訂時仍會多有攻防,將如何實施還有待立法機構制定。
虛擬資產交易進入特許制,VASP 無照經營最高可判七年
據經濟日報,金管會已完成 VASP 專法草案,將要求虛擬資產業者依照其經營業務類別,向金管會申請執照,未經核准不得營運。草案中的刑責參考《證交法》和《期交法》,未經許可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這意味著,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的交易業務未來將像傳統金融業一樣,須持有合法執照才能經營,否則面臨刑事責任。
無照證券交易:最高七年徒刑,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
據鏈新聞了解,該說法應是引援自《證交法》第 44 條,證券商須經主管機關之許可及發給許可證照,方得營業;非證券商不得經營證券業務。並依照第 174 條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無照期貨交易:最高七年徒刑,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
還有《期交法》第 8 條,期貨交易所之設立,應經主管機關之許可並發給許可證照。並依照第 112 條,未經許可,擅自經營期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業務、未經許可,擅自經營期貨結算機構,處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四階段發展:從登記制到專法
金管會的虛擬資產監管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根據規劃,專法草案預計於 2025 年 2 月舉行公聽會,邀集學者專家及業界討論,6 月底前向行政院送審法案。
專法七章節:明確規範虛擬資產業務
據經濟日報 VASP 專法草案共分七個章節,包括總則、虛擬資產服務商的規範、VASP 公會管理、穩定幣的發行與管理、管理與監督機制、罰則以及附則。與現行的「登記制」相比,專法將帶來五大關鍵改變:
-
財業務面管理:
將虛擬資產業者細分為五大類,包括交換商、交易平台商、移轉商、保管商與承銷商,並根據類別設定不同的最低資本額。若同時經營多項業務,資本額需合併計算。目前已發布法遵聲明的 25 家業者中,以「交換商」最多 (也就是所謂的幣商,從事 OTC 交易)。 -
財務報表義務:
登記制下,業者主要針對洗錢防制要求合規,未來則需提交財務報表,並符合資本額規定,增強透明度與監管效能。 -
負責人資格條件:
登記制僅要求負責人不能有犯罪紀錄,專法則進一步要求負責人須具備相關專業經驗和經營能力。 -
刑責與處罰升級:
登記制下,未核准經營者可判兩年以下徒刑並處 500 萬元罰金,專法實施後,刑度提升至最高七年,罰則更為嚴格。 -
行政處分機制:
登記制並無行政處分規定,未來若業者違規,除罰款外,還可能面臨業務限制,並將導入業者退場機制與客戶保護措施。
國際參考經驗打造專法框架
為制定符合國際標準的專法,金管會參考了歐盟、日本、南韓、香港、英國等國家及區域的虛擬資產監管規範,並納入國際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 (FATF) 和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 的建議。研究團隊於 2023 年 9 月完成條文草案,並交由金管會進一步修改,形成現行的 VASP 專法架構。
據了解,此部專法制定過程中,也多次與台灣 VASP 業者等產學專家進行協商討論。
五大監管重點,確保市場穩健發展
專法草案聚焦於五大監管重點,包括:
- 業者的許可條件:加強資本額與經營者資格審核。
- 交易人保護:提升投資者資金安全與交易透明度。
- 資產保管機制:強化客戶資產隔離與保障措施。
- 市場交易行為規範:規範市場操縱、內線交易等行為。
- 產業發展支持:透過專法促進虛擬資產產業的合法與健康發展。
2025 年監管新時代來臨,中小型業者恐難生存
金管會預計在 2025 年 6 月底前完成法規程序並報行政院審查,標誌著台灣虛擬資產市場進入更成熟的監管時代。未來,虛擬資產業者若想在台合法經營,將須遵守更嚴謹的專法規範,而無照經營者則面臨更高刑責風險。這項專法的推行,顯示金管會對虛擬資產市場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將為投資者和市場帶來更穩健的發展基礎。
如上述目前通過洗防聲明,準備轉換登記制的業者中,多半為幣商 (從事 OTC 兌換業務),面對 VASP 專法規範,將承受大量的人事與合規成本,已有多個業者傳出整併或退出。
此外,對於既有本地交易所業者,若不具足夠資本,可能大幅減少業務利潤 ;
另一方面,對於主打合約市場的境外業者來說,交付大量成本獲取相對較小的台灣市場,是否符合利益,也會是考量之一。因列管後,原先合約業務 (台灣應很難開放) 將受到檢視並限制,恐怕對於原先的用戶來說不利。或許維持離岸經營,減少本地有風險的人員,更為便捷。
另一個問題:台灣能確實執法嗎?
事實上,就算是完全禁止業者的中國、具有牌照制度的日本等地,都仍是有大量的未登記業者營運,擁有一定用戶。台灣專法若趨於嚴厲,將給合規業者發展帶來壓力,但對於未合規者也難有實際影響。對於未合規業者能否確實掌握並執法,以及限制台灣用戶使用平台,恐又是另一項挑戰。
這篇文章 交易所、OTC 難生存!金管會 6月底前送案專法,無照幣商恐面臨最高七年刑責、兩千萬罰金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我的鄰居愛麗絲》推出 100 萬美元 ALICE 資助計劃,以支持 Web3 發展與生態系成長
簡單來說 《我的鄰居愛麗絲》推出了一項新計劃“愛麗絲集體”,旨在透過結構化的資助計劃來支持第三方項目,從而拓寬遊戲的生態系統。

R0AR 宣布回購計劃,以應對價值 785 萬美元的安全漏洞
簡單來說 R0AR 宣布了一項新的回購計劃,作為其應對最近安全漏洞的更廣泛恢復策略的一部分,並計劃從公開市場收購 1R0R。

Omni 基金會為 SolverNet 驅動的 DApp 推出 10 萬美元激勵計劃
簡單來說 Omni Foundation 推出了一項 10 萬美元的激勵計劃,用於獎勵早期用戶並促進支援 SolverNet 的應用程式的測試和採用,首先是與 Symbiotic 的整合。

Puffer Finance 推出機構級質押和再質押解決方案,以提高以太坊收益率
簡單來說 Puffer Finance 的新解決方案使機構能夠利用 EigenLayer 的重新質押機制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潛力,同時保持對其資產的完全控制。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